《粮食人 粮食事 粮食情》——纪念粮食改革开放30年

2018-10-3121:59:02来源:子夜探花 评论 2,069

麦穗子在太阳的催促下慢慢变黄,一季又一季,粮食人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创业,一年又一年......

1、与老黄的一次亲密接触

今年年初,县局召开全县粮食行业协会会议,黄晓生作为粮食经纪人代表,在会上发了言。

老黄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粮食”,工作了大半辈子,几乎没干过与粮食无关的事;他也算得上是粮食改革的见证人,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一辈子都在搭车赶船,我什么都碰上了”。78年高考落榜后,他进入粮食部门工作,先后当过验质员、保管员、储检科长。日子才刚刚踩上点,1999年,县局一纸文件下来,“粮食部门双职工必须有一个无条件下岗”,他下岗了。2002年,县局又下发文件,“粮食企业干部职工全员买断”,他和他老婆双双买断,成了社会人。回到家里,夫妻两个抱头痛哭一回。侍弄了粮食几十年,根本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老黄躲在家里琢磨了几天才拿定主意,所谓“做生不如做熟”,虽然与单位脱了钩,但好歹算是摸熟了粮食的“脾气”,放弃这一行当未免太可惜。老黄拿出夫妻两个的买断金5万元,战战兢兢做起了“粮贩子”。2004年国家出台新的粮食政策,允许多渠道入市收购粮食,老黄一下子如鱼得了水。几年下来,不仅肥了自己的腰包,还带上近30个下岗职工,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粮食经纪人队伍,热热闹闹的折腾,那架势,就连某些粮食“正规军”也自愧不如。套用一句时尚话,老黄是来了次“华丽转身”,他已成为全县粮食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成功代表之一。

下岗的挫折磨砺人,市场的竞争锻炼人。如今的老黄,坦率,干练,一本生意经背得烂熟,谈吐间满嘴的“物流圈”、“粮食中介”等专业术语。在会上的发言中,他居然把如何规范粮食市场管理也分析得头头是道,大家送给他热烈的掌声。

会后,因为要研究部署本年粮食改革、购销经营等工作,我们特别邀请老黄参加一个小型座谈会,老黄打开了话匣子。在谈起下岗后那段经历的时候,他说,如今自己混的似模似样,要说感谢当初政府让我下岗另谋出路,那是屁话,但我真的不怨恨,不后悔。以前在粮食部门上班,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完了,百事不用愁。下岗后,虽说干的是老行当,但什么都变了,什么都要自己去操心。摸爬滚打这些年,我也总结过,想把这行当弄好,你得把握三条,一是要懂行。相比其他一些“粮贩子”,我确实是有那么点优势,自己多少懂点粮食,比如出门收购粮食,仪器都不用带,眼一瞄,手一掐,就知道粮食质量咋样,你不服气都不行。第二条,得守信用。在当地农户眼里,我这“粮食人”的出身还挺管用,老百姓把粮食交售到我这里很放心。一些农民跑来跟我商量,说把粮食放我这里,什么时候缺钱了就来取,能不能按照取钱时的市场价格结算,我说这当然好啊,你们这么做是信任我,还可以帮我减轻资金压力呢。当然,最关键一条,得懂政策,懂得规避市场风险。粮食经营本来就是微利行业,一窝蜂似的抢收,碰得头破血流,搞不好把家底都要赔光,你拿什么去给老百姓兑付呢。

听了老黄直白的话,我们都乐了。不过,在老黄讲到以后有哪些打算和建议的时候,他挺专业的一番话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他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想法,一是希望能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老百姓得集约种地。一家三口,每人一亩五分地,农作物产量再高,价格再好,也难致富,要种地就要实现规模经营;二是建议改善粮食直补方式。像现在把粮食直补补在生产环节,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往往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攀升所冲销,降低了对惠农补贴的期望预期;三是盼望政府和部门合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改良品种,实行订单经营,整合粮食加工企业,挖掘粮食增产增值潜力,切实开展粮食产业化;四是希望国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规范粮食经纪人行为,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避免农民“好粮食卖不出好价钱”现象,真正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所谓“在商言商”,象老黄他们,其本意可能是想能有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争取实现更大的利润,但却在不经意间触及到如何在搞活粮食流通和真正保护农民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感谢像老黄这样的粮食人,社会需要千万个像老黄这样的粮食人。听说老黄的儿子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正在郑州粮食学院就读大四。他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个粮食人,理由很简单,“民以食为天”,从事粮食这一平凡而又崇高、貌似简单实则艰辛的行业,你永远都能找到一碗饭吃。

 

2、孟家溪粮食购销公司的两次政策机遇

70年代,门牌上写着“孟家溪区粮食管理所”。80年代,名称改为“孟家溪镇粮食管理所”。2000年,更换为“孟家溪镇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是称谓。

80年,李胜利是孟家溪镇粮管所检验员。90年,李胜利是该粮管所副主任。2000年,李胜利是该购销公司经理。同一个人,不同的是分工。

孟家溪镇是公安县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常年粮食种植面积8万亩,粮食总产4.5万吨。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是近几十年来全县少数几个从未撤并过的粮食企业之一。1999年前,该企业共有干部职工435人,其中,科长以上中层干部50余人。体制不顺,人员、资金包袱重,购销量逐年萎缩,企业经营困难。“三减”后,干部职工只剩下12人,近年购销经营量在1.3万吨以上,企业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

李胜利和很多粮食人一样,在同一个单位,一呆就是几十年。在改革初期,企业一度风雨飘摇,他也失望过,消沉过,但他坚持了下来,就缘于对粮食的一份深厚感情。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能生存能发展,他和一帮班子成员功不可没。正是这些普通的粮食人,先后抓住两次政策机遇,打了两张好牌。

好牌之一:争取中储粮代储资格。

李胜利从基层干起的时候,最拿手、投入心血最多的是粮食储藏技术。80年代,企业仓储硬件设施差,肯动脑筋的他,经过几年实践,摸索出了河沙压盖隔热度夏的粮食储藏办法,虽说是因陋就简,但效果很好。当上粮管所副主任后,他分管粮食仓储工作,曾经专门制定过踢粮面管理办法,规定每月的第一周对仓踢,第二周顺仓踢,第三周踢回字形,第四周踢斜边形,既能给粮食有效降温,又能起到美观作用。多年来,该企业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一直在全县位居前列。后来,随着仓库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加,仓储条件好了,县局也顺理成章把500万公斤地方储备粮储存指标给了他们。几年过去,早已是企业一把手的他,望着高大、漂亮的粮食仓库,在得知国家有意扩大中储粮储存规模的信息时,又坐不住了。要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起码一条,得“物尽其用”呀。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一帮人写可行性报告,定方案,跑项目,忙得不亦乐乎。2006年底,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取得2500万公斤的中央专储粮承储资格。08年,他们和中储粮荆州直属库合作,入库中储粮1500万公斤,年保管费和轮换费用增加约160万元。

好牌之二:抓好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

05年国家首次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各地粮食企业依托政策抓购销,立足多购创效益,基本实现了购销两旺、农企双赢。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本来就处在“粮窝子”当中,当然没有理由放弃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县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李胜利们甩开了膀子,大干了几年。粮食收满仓了,职工们分配水平也上来了,拿着平均近3万元的年收入,不干劲冲天那才叫怪事儿。

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以前是400多人的大队伍,现在只有区区10多人,年粮食购销经营量不降反升,职工收入直线增长。我们当然相信这就是粮食企业改革的成果之一。正如李胜利所说,改革就像是大浪淘沙,经过几轮淘汰赛,如今剩下来的都是粮食系统的精英份子。市场竞争意识逐年增强,业务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逐年提升,这些,就是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坚强保证。

 

3、公安县粮食局的“新三篇”

近年来,公安县粮食企业在国家粮油政策不断调整、粮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购销市场主体日趋多元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经营内涵,合理规划经营目标,把政策用透,把体制用活,把优势用足,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自2005年起,全县粮食部门年收购量均维持在1亿公斤左右,年保管量在8000万公斤以上,企业连续3年盈利。县局连续3年被市粮食局评为先进单位,06、07年度连续两年被省粮食局评为先进单位。在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画卷上,县局依托企业改革,搞好内部挖潜,规范企业管理,谋划和起草了“新三篇”。

“改革篇”:先破才能后立

一是大刀阔斧的“减”。1999年前,全县共有粮食干部职工7134人,改革后,只剩下155人。减幅达98%以上;以前的20家附营企业全部关闭,以前的18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撤并为10家。“三减”力度在全荆州市位居前列。二是忍痛割爱的“卖”。一些偏远粮食站点,由于粮食收购量太少,加之布局不合理,仓库设施闲置多年,留着没用,卖了可惜。后经县国资办牵头,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拍卖处置闲置资产25处,所得收入1800万元,全部用于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处理。三是有的放矢的“修”。为进一步改善仓储设施条件,县局积极争取省局仓库维修资金148万元,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拿出105万元将孟家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600万公斤仓基货位续建为国家正式仓库。同时,采取“县局统筹、企业自筹”的办法,对全县2亿公斤仓库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07年底,公安县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成为国家百家挂牌质检单位,经县政府立项,修建质检综合楼一栋,总投入150万元,其800平方米的标准实验室已正式投入使用。四是整齐划一的“租”。 从05年起,县局认真算好效益帐,积极探索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各粮食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管理办法。县局根据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状况、仓容量大小及委托从事国家政策性粮食经营业务等因素,收取无形资产占用费、固定资产占用费、收购监管费和储存监管费,制定明确的租赁经营管理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保值增值。

“管理篇”:新身份证上的8个字

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被赋予了新的管理职能。围绕“指导、监督、管理、服务”8个字,县局实行“两手抓”:

一手抓粮食质量监管。充分发挥县质监站职能作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一是在粮食生产、收获阶段,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生产,开展粮食收获品质调查,做好粮食品质测报工作,为全县合理调整粮食品种种植结构、粮食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提供科学、准确依据;二是在粮食收购入库阶段,负责督促全县各粮食企业严把质检关,改进收购方式,完善服务措施,确保粮食入库质量达标;三是在粮食储存阶段,指导企业完善和落实以“三包五定”为主的储粮安全责任制,搞好大仓鉴定,提升科保水平,同时加强粮食库存检查,确保粮食库存规范、储存安全、帐实相符。

一手抓粮食市场管理。县局做到“四个落实”,一是执法班子落实。07年经县编委批复正式成立县粮食稽查大队,核实全额预算编制6名,全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15人,粮食监督检查证人员13人,稽查大队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人;二是办案经费落实。执法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三是沟通协调落实。由县政府牵头,县粮食稽查大队与工商、海事等部门配合,成立市场管理联合办公室,强化信息互通,建立协作机制,抓好市场管理;四是查处打击落实。几年来,全县共发放收购许可证141个,依据《湖北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结合现场勘查和监督检查记载情况,共取消粮食收购资格10家,暂停粮食收购资格24家。

“合作篇”:梧桐引来凤凰住

“坚持三个不动摇”是全县粮食人的命脉。对此,县局党委班子思想高度统一:一是坚持粮食企业队伍不散不动摇;二是坚持粮食收购阵地不丢不动摇;三是坚持保证粮源不放不动摇。公安县俗称“鱼米之乡”,全县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优质稻联片种植已初具规模。其中,全县中晚稻优质稻品种已达90%以上。积极培植公安粮食产业链条,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几年,县局先后与中粮集团、荆州直属库开展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设施、队伍、粮源优势和对方的政策、资金、管理优势,共同抓好粮源基地建设。08年早稻收购,在托市政策未启动的情况下,县局与荆州直属库签订协议,由该库在全县实行敞开收购政策,主要作为中储粮轮换收购。收购资金由该库全额供应,入库的早稻1500万公斤作为中储粮就地转储,基本达到了双赢目的。08年中晚稻收购,为贯彻全省稻谷收购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局计划收购1亿公斤以上,在收购方式上以中储粮轮换收购和立足基地建设开展订单收购为主,与全县16个乡镇签订了订单收购合同,订单面积50万亩。在政策支撑主体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县局利用粮源优势,对外合作联姻,抓好基地建设,也是企业求生存、促发展的必由之路。

4、又到谷穗金黄时

网上流传着一句诗:“农家的稻子熟了,它总在秋风乍起的时候与我相约”。有点矫情,却是实情。粮食人见证过太多粮食成熟的时光,体验过太多粮食入库时的喜悦,怀有过太多与粮食一起“丰收”的憧憬。无论是下岗了也难舍粮食人身份的老黄们,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粮食“阵地前沿”的李胜利们,还是在改革中摸索前行的各个粮食企业,他们都有一个信条:粮食会迎来“春天”。因为,谷穗子正在太阳的催促下慢慢变黄,一季又一季;粮食人正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创业,一年又一年。

继续阅读
等你飞上枝头我就离开 刘志强

等你飞上枝头我就离开

我要挂念你 随时随地 不是因了你天使般的容颜 而是你曾偶尔与我的对视 一瞬间看透了彼此的心 不是因了你我分离前的快乐 而是你目光 对我背影的流连 我想亲近你 无时不刻 不是因了你童真般的性情 而是你曾...
推进“一村一品”积极开展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刘志强

推进“一村一品”积极开展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2017年来,公安县粮食局以粮食订单种植为抓手,积极开展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在调整种植结构、推进“一村一品”、做好稻米文章、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10月下旬,我同县粮食局优质粮食工程办...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