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少年戒色 中年戒斗 晚年戒得“

2021-08-3110:58:31 评论 8,84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活着,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懂得节制自己。

人生道路崎岖,行走路上挫折不断,但这辈子,尤其要注意这三“劫”。

戒了这三样,生活才能平坦。

少年戒色

为什么说“少年戒色 中年戒斗 晚年戒得“

少年时期,血气薄弱,筋骨未强。过度的纵情声色,沉迷欲望,容易损害身体,不加克制,日后必然百病丛生。

《礼记·曲礼》中说:“三十曰壮,有室。”

古时,男子到三十岁,血气强健,心智成熟,才能有妻室。

现在,有很多未成年人图得一时新鲜,偷尝禁果,轻则伤害身体,重则十五六岁便怀孕生子。

许多未成年女生因为无力生养孩子,便选择了堕胎等手段,后果不堪设想。

从现在医学角度来看,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尚未发育成熟,心智和体能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过早的接触男女生活,不利于少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所以,少年人需要戒色,戒去不良的念头和习气,对于年轻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壮年戒斗

为什么说“少年戒色 中年戒斗 晚年戒得“

曾国藩: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这一生,最怕的就是事事都想争一争,件件都想斗一斗。

凡事都要争个输赢,论个对错,不肯退后一步,低人一头。

争来争去,斗来斗去,才发现,最后输的是自己,错的是自己,两手空空的也是自己。

壮年戒斗,戒的是事事不平的斗气,养的是心平气和,温润处事的君子端方。

与君子图利,与小人图名,与天地图机缘。

凡事要做到恰好,留一分退路给自己,留三分颜面给他人。

任何事,不必做到过分的完美,尽力就好;对他人也不必苛求,尽心就好。

人至盛年,不争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与小人斤斤计较,不争不斗,保持生命中应有的一份柔情。

晚年戒得

为什么说“少年戒色 中年戒斗 晚年戒得“

陶潜:心遗得失,情不依世。

晚年最怕的就是紧紧攥住“得”字不放。心中有了得失的惆怅,就会平添出许多哀愁。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到的那句名言,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一击中的:

“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每个人都是因为期盼的太高,现实的不完美,而造成内心的落差加深。

太过计较得失,就是在人生的天平上徒增负担,增加现实的重量。

晚年戒“得”,学会放下,放下了,就自在了。

继续阅读
岁岁安稳,心底遥望。 刘志强

岁岁安稳,心底遥望。

半生辗转,未携锋芒,只在烟火寻常处,做个躬身前行的赶路人。人间喧嚣扰攘,终是看透:浮名薄利皆虚妄,唯愿守着至亲,把岁岁年年过成细水长流的安稳。偶有一念,想探那彼岸微光,却困于尘缘,寻不到渡我的舟,只在...
元宵寄思 刘志强

元宵寄思

  寒雪纷飞落异乡,元宵佳节独凭窗。 烟花璀璨添愁绪,灯火阑珊惹断肠。 妻女音容常入梦,椿萱身影每盈眶。 谋生苦累归期杳,唯盼团圆岁月长。
切莫酒后一时快语悔恨终生 重温2013年随笔…… 刘志强

切莫酒后一时快语悔恨终生 重温2013年随笔……

今天翻看邮箱无意发现一篇随笔,对比现在发现变化不大,也许岁月磨平了棱角,可内心依旧冲动烦躁,事业没进步是对的,几十年的性格不能说变就变,也许是“出淤泥而不染”。 咱已过不惑之年,何为不惑,意为不在疑惑...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